小時候最喜歡的節目叫「世界真奇妙」、「繞著地球跑」,每周準時觀賞,對世界的奇風異俗產生了興趣,一直有想探索世界的念頭。
圖:「世界真奇妙」主持人─謝佳勳跟李秀媛,可以去那麼多國家到處跑。
人生第一次出國是大學畢業時,和同學組團去泰國畢業旅行,那時旅行社勉強接了這個不到15人的小團,派了一個領隊,當地導遊看我們是學生團沒賺頭,半路逃跑了,我的泰國之旅在中暑、嘔吐、飯店半夜鬧鬼及一路跑景點中度過,完成五天之旅的我,沒因此愛上旅行,對這次旅程的感覺只有覺得累。
圖:第一次出國旅遊,騎大象和猴子合照。
進入研究所後,我的同學來自台灣各地,大部分人的個性是輕鬆沒心機,雖大家志不在高深的研究生涯,但辦活動及和外國學生交流卻不少,我也在當時迷上昆蟲攝影,常常騎著機車往深山跑,培養出獨自旅行、闖入偏遠地方的膽量。
圖:研究所生活對志不在研究生涯的人來說其實是苦悶,還好同學們跟我很會苦中作樂。
圖:迷上昆蟲攝影的我,常常在上課空檔往深山跑拍蟲。
圖:我要飛上天空去看世界。
一次機緣和研究所教授及另一所學校的同學,前去北京參加當地學校的學習工作營,一本桃園機場(當時為中正國際機場)臨時買的北京旅遊書,沒做功課之下開發我的自助旅行潛力,居然在抱佛腳亂走下,半自助在北京玩好幾天,見識且經歷了很多有趣的事物,從次以後愛上自助旅行。
圖: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學的邀請下,帶著我們兩個研究生去北京做一趟學習之旅,卻開發我對旅行的熱愛。
在一個保守的家庭跟追求成功人生社會氛圍下,畢業後開始找工作,為了美好前途打拼,而我卻心裡萌發另一個追求的未來目標─去國外念書。就在設計公司、假日打工及補習英文奔波,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累積語言能力跟一些存款,原本去德國念書的計畫卻更改,原因是我在畢業後寫信給當時來台和我們交流的德國教授,跟我說我不能以畢業身分申請到學校的補助,只能自費參與他們開放給社會人士的學程,我雖有存款卻不能完全負荷,所以馬上把目標轉移到可以申請打工度假簽證的澳洲。
澳洲打工度假開放給台灣的第二年,我踏進南半球的星空下,上語言學校、農場打工、動物志工、韓國男友都突然在這一年來臨了。
圖:澳洲打工度假簽證的給予,在短短時間內造成台灣國外打工熱潮。
圖:短暫擔任清潔人員。
圖:勇於嘗試戶外運動。
圖:喜歡自然及野生動物的我,更是報名了兩個CVA(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)志工。
圖:野生動物讓我瘋狂。
將近九個月旅行,亞洲人總是會擔心自己的未來前途自然就回國找工作,毫無技能所言的農務及餐廳工作經驗,回台灣面試成為被質疑的目標。我很“幸運”也是被冷言冷語給刺到了…
輾轉在三年換了幾間公司,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、遇缺不補,無良老闆更是要求更超時的工作卻不給薪及補休,身心疲憊下,回到家中經營的傳統花店,在國考跟花店夾縫中度過,中間去一趟摩洛哥自助旅行,看到伊斯蘭的世界…
圖:馬拉喀什的街頭藝人。
圖:Atlas山脈山頂。
圖:和同行好友在往撒哈拉沙漠途中的綠洲合照。
之後考進以幫助國內企業外銷為主的財團法人機構,常出差至一些冷門國家,更加速我對世界的好奇心。
工作其實對一個跳躍心思的人來說,最後都會變成無聊的例行公事 ,出差的機會變成我在這半公家機關的支撐。第一次出差就到中美洲的宏都拉斯,雖不少人告誡我這裡的危險性,台灣的做事方法套用在開發中國家是不適用,但我還是充滿期待跟興奮。
圖:第一次出差的工作,設計外交部宏都拉斯商展場地。
圖:外蒙古出差的假日,我們去特勒吉國家公園參觀。
圖:巴拉圭的出差,在時差裡奮鬥,晚上十點才吃晚餐。
圖:加勒比海小國─聖露西亞。
圖:奈及利亞首都拉哥斯一景。
圖:因為公司籌辦緬甸的展覽,我在好奇心驅使下,農曆新年到緬甸自助旅行。
圖:來自三個國家,四個愛冒險的人在緬甸相遇了。
圖:在首爾旅遊跟前男友再度相見。
因為是個穩定的工作,又合乎各項勞基法規,就算超時工作也會補償金錢或假日,
常有機會出差去看世界,我真的有打算在這間公司終老,只是就是發生一件事,我開始覺得舒適圈不是那麼舒適了。
當時負責的一項業務臨時大轉變,從中看見人性懦弱醜惡的一面,我的個性比較直接真實,在一些場合真的吃力不討好,主管因此把我冷凍並禁足了,我少了很多工作案子,也少了一些出差機會,在一年當中我坐在辦公室沒事做的時間非常多,意志愈來愈消沉,在ㄧ個員工一千六百多人的環境,畢竟是個權力利益爭奪場合,我有ㄧ種在人群中的孤獨感,於是我接觸了外界,去當志工、參加各式活動、開始接觸我以往不感興趣的事,單身且是剩女的我,心一橫,去找人生另一種可能。
圖:成為烏石港遊客中心─假日鲸豚解說志工。
圖:不會游泳的我,開始愛上海。
原本想往大陸發展,但新公司上演另ㄧ齣八點檔,我不能適應,加上健康出了一些狀況,去醫院檢查說很多可能性卻找不到真正原因,每天回家靠著家人按摩及休息來應付每一天工作,想起也是年紀輕輕就過世的同事,想起以前說過要環遊世界…
對阿~
很多人不就是用窮遊的方式去環遊世界,我打開社群網站,仔細閱讀關注的幾個窮遊的粉絲頁,
我規劃了我的路線,我開始用交換食宿的網站,我決定用很慢不帶目標性的旅行方式,去真實體驗…
2015年九月開始進行環球旅行ㄧ年,從香港開始,利用鐵路橫越北京,蒙古,西伯利亞,在歐洲旅行七個月,中東大冒險三個月,以沙發衝浪、打工換宿方式進行。
整個旅程,因為沒有訂好的機票或車票,沒有非得要看的景點或古蹟,基本上是很彈性。危險是會有的,雖也沒放鬆到完全不做功課,但保持開放的心情及願意與人交流的態度,我很幸運遇到善良的人與心。
圖:外蒙古的沙發衝浪。
也許就是不帶任何期待,也許之前就看透世界的一些醜惡,反而這樣的旅程讓我自由自在,我脫掉原來就是一個被社會包裝的外皮,更毫無隱藏自己的喜怒哀樂,
結果在沙發衝浪、食宿交換及青年旅舍,我的人格特質被一些背包客及Host認同,原來我並不孤獨,這種瘋狂遊世界的想法也並不瘋狂…
在第一個月我從亞洲橫越西伯利亞到歐洲,我停留在拉脫維亞首都─里加一個月,除了恢復體力,更思考之後的旅程,然後在里加中心旅舍,其他背包客走進我的生命。
Henrik─跟我一樣在旅舍久待的謎樣瑞典男子,一個帶二個女兒的環游世界台灣媽媽,波蘭來的綠色和平組織員工Kasia,日本弟弟為了攢旅費的瘋狂行為,後來一同旅行的台灣情侶霖、裴,馬來西亞的背包奇人Jerry,誤以為我是台灣間諜的國際商人David,以及後來三不五時傳訊息關心的台灣Shack,我才知道,世界真是無奇不有。
圖:謎樣瑞典男子Henrik,來里加研究香菇。
圖:台灣環球媽媽跟波蘭Kasia交流書法。
圖:馬來西亞的背包奇人Jerry來台見面會。
我開始在旅程中找目標,首先是學習當地的料理,有預算控制的我,不能去專門學校,所以透過社群網站找相關活動,甚至希望和沙發主交流廚藝。
我開始畫畫,原本就是學美工設計的我,重新拾起了畫筆,開始畫人像、風景畫,不但可以當作沙發主招待我回報的禮物,真的山窮水盡時就在街頭擺攤吧!
我大量走路,雖然很慢,但雙腳會帶你去魔幻神奇的地方。
窮遊方式環遊世界的確比較吃力,也會遇到身體極限,半年後稍為要用到爬坡或大量時間在野外的健行我避免參加了…
也在肯亞放棄了會大量消耗體力的衣索匹亞…
圖:速寫伊斯坦堡大媽。
圖:後半年就一邊畫畫,一邊旅行。
圖:雙腳帶我鳥瞰布達佩斯。
圖:旅行的朋友成為一輩子好友。
圖:我的旅行是有點冒險…
圖:我的旅行是有點華麗…
圖:我的旅行是眾樂樂的…
圖:我的旅行是壯觀的…
看到這裡,謝謝大家的耐心,其實我的旅行經歷是無法千字交代…
對於闡述旅行的美好也不是我的目的。
在一趟環球回來我並沒有從此進入快樂人生,
甚至又進入不適合我的公司文化,和家人衝突…
不管如何,在旅行中發現自己想快樂的心比金錢名利還要大,
所以之後更確定往適合自己的世界走。
最後
給大家我在以色列學會的一首歌
希伯來文歌Hebrew song, 歌詞內容大意就是Be happy。。。